江西排名前八的公办外语教育学校有:豫章师范学院、南昌师范学院昌北校区、南昌师范学院青山湖校区、鹰潭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宜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江西师范大学、九江职业师范大学、南昌工程师范学院。
一、江西排名前八的公办外语教育学校名单一览表
序号 | 外语教育学校名称 | 外语教育学校性质 |
1 | 豫章师范学院 | 公办院校 |
2 | 南昌师范学院昌北校区 | 公办院校 |
3 | 南昌师范学院青山湖校区 | 公办院校 |
4 | 鹰潭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 公办院校 |
5 | 宜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 公办院校 |
6 | 江西师范大学 | 公办院校 |
7 | 九江职业师范大学 | 公办院校 |
8 | 南昌工程师范学院 | 公办院校 |
注:以上排名不分先后,邦博尔小编整理的江西排名前八的公办外语教育学校名单一览表数据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1、鹰潭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下设师范院系(简称“鹰潭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位于江西省鹰潭市,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60年的鹰潭师范和创办于1987年的鹰潭教育学院;2001年5月两校合并成立江西师大鹰潭学院;2002年4月通过省政府综合办学能力评估,设立鹰潭职业技术学院。
鹰潭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师资力量
该校有教职工400余人,各类教师总数300多人,其中:正高职称21人,副高职称74人,硕士研究生60人,“双师型”教师139人,另有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0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常年聘请数十名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中国工程院院士朱伯芳教授担任学院名誉院长。
鹰潭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科研成果
该校承担省级以上教研及科研课题19项,市级课题111项;出版教材21部,编印校本教材和实训指导书30部,开发优质课件100多种;在全省高校课件、说课、微课及教师技能大赛中获奖30人次;在各种期刊上发表论文451篇,其中核心刊物27篇。
2、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简介
江西师范大学(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江西师大”,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会南昌市,由教育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中国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江西省2011计划”入选高校。[1] 学校融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于一体,是江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优先发展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
学校缘起于庐山白鹿洞书院,肇基于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1949年更名为国立南昌大学,1953年院系调整后留在江西的部分改为江西师范学院,1983年更名为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4月,江西金融职工大学整建制并入。
截至2017年3月,学校共有瑶湖、青山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500余亩,建筑面积140余万平方米,馆藏纸质文献370余万册,电子图书100余万册。瑶湖校区不设围墙,四周以一条7公里长的瑶河环抱。 学校设有23个专业学院,87个本科专业,共有专任教师1700余人,全日制本专科生3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000余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1万余人。
江西师范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3月,学校共有在编教职工29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700余人,博士(含在读)800余人。专任教师中,35岁以下教师比例为18.88%;拥有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55.69%;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为75.16%。
学校有中科院院士2人(双聘),国家“千人计划”人选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双聘),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者2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荣誉获得者44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0人;江西省教学名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江西省跨世纪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省级荣誉获得者230余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2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教师7人。
江西师范大学学科建设
学校是博士后设站单位、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全国第一批学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截至2017年3月,学校共有1个ESI全球前1%学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26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 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3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及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 。
江西师范大学教学建设
截至2017年3月,学校共获批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2个,国家人文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6种,教育部万种新教材5种;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7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0个、特色专业10个、品牌专业25个,省级精品课程26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5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5门,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