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幼师师范学校排名榜1:贵州省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位于贵州省东北部著名旅游胜地——"中国西部名城"铜仁市。前身系思南师范学校,创建于1919年,有着100余年的悠久办学历史、是省重点师范学校,在贵州省学前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地位。2012年12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升格为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12年8月,学校抓住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机遇,从思南县城整体搬迁至铜仁市教育园区;同年12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升格组建为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了凤凰涅槃。
1919年思南师范讲习所创建
1926年思南师范讲习所更名为思南县立简易师范学堂
1929年思南县立简易师范学堂更名为思南男师传习所
1930年思南男师传习所更名为思南女子师范讲习所
1940年思南女子师范讲习所更名为思南简易师范科
1941年思南简易师范科更名为思南国民师资训练班
1950年思南国民师资训练班停办
1958年思南初级师范学校复校
1965年思南初级师范学校更名为思南半农半读初级师范学校[2]
2009年,原铜仁地委、行署决定将思南师范整体搬迁到铜仁。
2012年2000多名思南师范师生搬迁到铜仁
从思南师范讲习所到贵州省思南师范学校,思南师范从1919年诞生迄今,已五迁校址,九易校名。
学校师资雄厚,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现有教职工389人,其中,高中级职称人员占专任教师队伍的56%,硕士学位以上专任教师占46%。设有学前教育、初等教育、艺术与体育教育、外语与旅游、继续教育五个系十个专业,其中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为品牌专业,艺术与体育教育为特色专业,面向贵州、重庆、湖南、湖北、四川、广西等省招生,现有大专、中职在校学生9100余人。
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完善。规划占地面积1000亩,拥有教学楼、艺术楼、图书馆、田径场、篮球场、学生公寓等各类设施。如今,校园内楼房错落,芳草如茵;花榭亭台,交相辉映,已打造为黔东及武陵山片区学前教育及初等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
目前在研的国家级课题1项,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规划课题2项,省级课题若干项。教师参与编写国家、省级教材教参166种,出版专著7本,参与国家及省级论文征集比赛获奖50人次,中青年教师在国家级刊物上编著达10万字以上,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作品1200余篇.[4]
该校与苏州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在内的3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协议,并与铜仁市各大型幼儿园组建了“幼教共同体(集团)”,与凤岗、松桃、思南、碧江、沿河县中职校等学校建立了“2+3”联合办学机制。[
贵州省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位于:贵州铜仁市川硐教育园区
贵州幼师师范学校排名榜2:贵阳幼儿师范学校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前身系贵阳幼儿师范学校,创建于1984年,是贵州省最早的一所培养、培训幼儿师资的专业学校,在贵州学前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地位。2012年12月20日,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黔府函【2012】299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建立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批复》),正式升格为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占地总面积474亩,其中清镇新校区453亩、忠烈街校区21亩。新校区采用英伦风格的布局方式,不同几何形状的构成要素形成不同的视觉中心。各中心互相渗透、交错贯通,又保持每个院系自身功能的良好运作。校园大气庄重,给人以宁静、井然有序的感觉。宽阔的草坪,明镜的湖水,生机盎然的花木,人与自然达到共生和谐的状态。幼专是培养孩子启蒙老师的地方,塑造柔和的空间形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心和童心。
学校以培养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师资为主(含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和高中起点三年制专科),辅以中专或非师范专业的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在专业设置上,坚持以“幼”为主,突出特色。学校重点建设以学前教育专业为龙头的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儿童康复、儿童艺术教育、儿童营养与保健等方向为支撑的专业群。以艺术专业为龙头的表演艺术、舞蹈表演、会展策划与管理、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以公共事业专业为龙头的社区管理与服务、心理咨询等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为贵州的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提供人才资源。
贵阳幼专将创建三个平台,一个创新协同中心。搭建交流平台,加大与国外与省内外高校学前学院、幼专、科研机构和幼儿师资培训中心的交流合作,实现师资交流和教科研的合作,谋求资源共享,借力助推学校发展;搭建合作平台,加强与全省9个市(州)和贵阳市十个区、县(市)合作,为各地学前教育发展做好服务;搭建实践平台,在原有32个实践基地的基础上,构建多级双向实践网络,同时倾力打造现代化的学前教育专业仿真实验实训中心,为学生高质量的实践高质量就业创造条件。创新协同中心,包括贵州省学前教育研究中心、0-3岁早期教育研究中心、学前教育专业实验实训中心、游戏与教玩具研发中心、贵州省民族民间音乐舞蹈传承与传播中心等。用3-5年时间,为每个中心引进1-2名一流学者(含候鸟型学者),汇聚3-5名高层次专家,配置研究设备。以“三平台、一中心”推进贵州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人本化、精细化、生态化”为方向,构建职前和职后一体的幼儿教师教育体系,致力创办成贵州第一、全国一流、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贵阳幼儿师范学校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清镇职教城
贵州幼师师范学校排名榜3: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
学院创办于2001年6月,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办学规模超过万人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位于拥有“避暑之都”和“森林之城”美誉的贵州省省会城市——贵阳市白云区,毗邻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区、贵阳市综合保税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学院占地面积500余亩,拥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先后获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全国100强独立学院、贵州省最佳独立学院、区域高水平独立学院、贵州省“五好”基层党组织、贵州省“春晖行动”先进工作集体、贵州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贵州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学院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融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为一体,共享贵州师范大学教育教学资源,师资力量雄厚;聘请省内资深教育教学专家指导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文学与新闻传媒系、社会科学系、理学系、美术系、体育系、外语系、音乐系、工学系八个系;有汉语言文学、英语、美术学、体育、法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生物科学、电子商务等58个本科专业及方向;有全日制本科学生12000人。学院已培养毕业生近20000人,学生就业率高,适应能力强,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学院秉承“保证基础、强化实践、突出技能、彰显特色”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师范专业优势,大力发展非师范专业,全力打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新专业,形成多学科交叉渗透、综合性强、适应面广的学科专业体系;实施春秋两季“学期实习”和“顶岗实习”,建立了200多个实习基地,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技能培训,形成一整套“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
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建立了“学院—家长—社会”联合培养机制,低年级重养成教育,实施半军事化管理;以教学为中心开展“一个月一个主题,一个班一个亮点,一个专业一个特色,一个系一个精品”学生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实践热情;创新教育管理模式,精心打造“一站式”学生事务服务中心,成立学生自治委员会,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院办学成效显著。学生在专业学术、科技文化、社会实践等各类比赛中,获国家级奖项100余项,获省级奖项500余项。其中,获全国师范生第三届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中国创意设计年鉴·2013大赛银奖、第六届全国美育成果展一等奖;获第十二届“挑战杯”贵州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贵州省“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一等奖、贵州省第一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团体第二名、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级一等奖、贵州省高校美术专业毕业生作品展连续三年金奖;获共青团中央“镜头中的三下乡”活动优秀组织、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优秀集体、贵州省第五届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大赛冠军、“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专项行动优秀实践团队、第二届“千校万师”杯全国电视·网络演讲大赛团体一等奖等;晨曦社、春晖社、农民之子、环保协会获全国优秀社团。
面向未来,学院秉承“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院训,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狠抓教学质量,培养适应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建成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独立学院而努力奋斗。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位于: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白云北路397号
贵州幼师师范学校排名榜4: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XingyiNorm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位于素有滇、黔、桂“三省通衢”之称的西南商贸重地——贵州省兴义市,是“省州共建”的一所全日制综合类本科院校。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的前身是1813年重建的笔山书院,1904年,笔山书院改为兴义高等小学堂,并设立师范讲习所,1975年,贵州省委批准设立为兴义地区"五零七"师范大学,197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兴义师范专科学校,2009年,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2016年12月,学校被批准为“十三五”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截至2017年5月,学校占地1211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3.27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0.74万平方米,学生宿舍7.89万平方米;馆藏图书64.8万册,电子图书74.1万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029.81万元。有在职教职工680人,专任教师498人,其中正高职称40人,副高职称190人;有全日制在校学生9018人,其中有本科生6398人。设有14个二级学院,31个本科专业、9个专科专业及专业方向和1个少数民族双语预科班。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的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创办于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年)的第一座笔山书院,之后,据《兴义府志》记载,1813年(清嘉庆十八年),兴义知县杜友李会诸生倡议重建书院,重建后的书院是历史上第二座笔山书院,也是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的正式源头。
1904年(清光绪三十一年),笔山书院改为兴义高等小学堂,并设立师范讲习所。
1919年,师范讲习所改名为简易师范学校。
1952年,改称贵州省兴义师范学校。
1975年,经贵州省委批准,改为兴义地区"五零七"师范大学。
197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兴义师范专科学校。
1993年,学校升格为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5年,兴义师范学校、安龙师范学校整体并入黔西南师专。
2006年,学校中心校区在兴义市顶效经济开发区建设。
2009年,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2016年12月12日,学校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16年12月28日,经贵州省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新增为“十三五”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
截至2017年5月,学校设有政治与历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与工程技术学院、生物与化学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开设31个本科专业、9个专科专业和1个少数民族双语预科班;专业涵盖了文学、理学、工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学科类。
2017年4月,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新增3个本科专业通过教育部备案审批。新增的3个本科专业分别是舞蹈学、幼师服务工程和汉语言国际教育专业,2017年起安排招生。
截至2017年5月,学校有在职教职工680人,师资队伍498人,其中正高职称40人、博士65人;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4人,校级教学团队4个;有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1个;有教学管理人员49人、学生管理人员73人、就业管理人员5人、教学质量监控人员3人,另有教学督导人员13人。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有校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1个省级实验室,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贵州省民委在该校建有“贵州省民汉双语教学服务基地”。共建实习实训基地1个,共建教育实习基地2个。
截至2017年5月,学校与首都师范大学、宁波大学、马来西亚世纪大学等15所国内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在师资共享、人才培养、学生工作和校园文化等方面展开了合作与交流;与贞丰县、晴隆县人民政府等5个地方政府签订校地合作框架协议,与中国移动黔西南州分公司等5家企业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旅游、基地建设等方面展开了交流与合作。向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大叶大学、嘉南药理大学派出研修学生41人,向马来西亚世纪大学、精英大学派出交流学生23人。
2016年4月,中央民族干部学院与贵州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洽谈合作交流,双方就送教下乡、建立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整合北京优质的教育资源为民族地区发展服务等方面的合作进行了初步交流。
2016年4月,台湾静宜大学到该校考察交流,双方相互介绍了两校基本情况,并就师生交流互访、教师培训、产学研合作、研修生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达成多项共识。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位于:贵州省兴义市湖南路32号
贵州幼师师范学校排名榜5: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师范学院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下设师范院系(简称“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师范学院”)创建于1938年,历经贵州省立毕节师范学校、毕节半耕半读师范学校、毕节师范专科学校等时期。1993年,教育部定名为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5年3月,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毕节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毕节学院,成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毕节学院更名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学校占地面积1300余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个亿,纸质图书99.99万册,电子图书128.24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0个。学校设有13个教学学院、1个教学部、5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等7个学科门类。有来自全国15个省、区、市的全日制在校生10294人。
现有教职工902人,其中博士78人、硕士409人、正高职称77人、副高职称286人。教师中有省管专家3人、市管专家14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
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中心3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综合改革专业4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产学研基地2个。近三年来,承担了百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师范学院位于: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学院路
贵州幼师师范学校排名榜6:黔西中等幼儿师范职业学校
黔西县职业技术高级中学下设幼儿师范系(简称“黔西中等幼儿师范职业学校”)位于杜鹃花都东北角,风景秀丽,环境幽雅,绿草成茵,翠柏环绕,现有综合教学楼、学生公寓、多功能餐厅、篮球场、足球场等教学设施,还有全县领先的计算机培训中心。2005年被评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是黔西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教学点及“阳光工程”培训示范基地;2009年和2010年获贵州省技能大赛暨全国技能大赛选拔赛优秀组织奖;2010年被评为县教育先进单位;2010年年底学校已通过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
学校现有教学楼2栋,学生宿舍楼3栋,教工宿舍楼3栋,多媒体教室6间,微机室6间(微机540台),语音室1间(64座),电工电子实训室1间(54座),电工电子实训操作室2间,PLC编程实训室1间(24座),数控车床铣床各一台、喷绘、写真、压膜、刻字设备1套,汽车驾驶维修实训室1间,汽车驾驶模拟室1间,电子阅览室两间(115)座,网络实训及综合布线实训室90座,护理实训室2间,广告制作实训室62座等实训设备,现在正在加快工程速度,争取在国庆节期间建成多媒体微机室(60台,高配置)、形体室、画室、音乐室、60台套电钢琴教室等实验实训室。
学校有在校生二千多人,教职工127人(含外聘教师),其中专职教师118人,本科学历88人,专科学历30人,高级职称教师13人,中级职称教师56人。校内开设有计算机应用与维修、电工电子、数控、汽修、文秘、办公自动化、护理等专业,还与省内外高职院校联办有“1+1+1”“1+2”等30个教学班。近年来累计为社会输送了数以千计各类技能人才,并形成具有浓厚文化底蕴、富有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试验特色;“以德立校、以技树人”的德技特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特色;立足县情,服务“三农”的服务特学校。
黔西中等幼儿师范职业学校位于:黔西县城关镇
贵州幼师师范学校排名榜7:黔东南州国防科技幼儿师范学校
黔东南州国防科技学校下设幼儿师范系(简称“黔东南州国防科技幼儿师范学校”)是经黔东南州教育局批准,贵州省教育厅备案而成立的一所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谋发展,以特色铸品牌,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培养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良好的技能型人才”的办学思路,主动服务于社会,突出办学特色,树立职教品牌。
学校实行军事化封闭式管理,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创业意识、人格品质、生存意志、合作共事的培养,学校力求锻造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素质的新一代学员,同时在军事化管理的教育模式下,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国防观念与国防忧患意识。
学校设置有:贵州民族大学中专部黔东南教学点、贵州航空工业技师学院凯里教学点、华中师范大学远程教育黔东南州学习中心、黔东南广播电视大学直属点、南京陆军指挥学院高等成人教育教学点和国防教育专业自考点等等,学校面向全州招生。
黔东南州国防科技幼儿师范学校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北京东路35号
贵州幼师师范学校排名榜8:德江县民族幼儿师范职业技术学院
德江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下设幼儿师范系(简称“德江县幼儿师范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84年,位于德江县青龙镇芳林村,其前身是德江县农业中学,1987年更名为德江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2000年与德江县民族中学联合办学更名为德江县职业中学,2010年与德江县民族中学剥离单独办学,按照上级要求更名为德江县中等职业学校。2011年,德江县委政府组织专家对职校进行调研,出台了《德江县关于实现职业教育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意见》等文件,打造一流现代化职业教育中心,投资2.6亿元修建新校区。现学校占地330亩,可容纳6000人。有教职工194人,其中,双师型教师66人。
学校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宗旨、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构建了“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助推地方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办学思想;围绕“以文化建设为基础、专业建设为核心、素能建设为重点”的办学思路;提炼了“尊重学生,以生为本,全面培养学生的就业本领和发展本领”的教育教学理念。
学校探索出了“研究学生、研究学校、研究市场、研究社会”的根本方法;定位了倾力打造学生“三个品质素养”(道德品质素养,行为能力素养、专业技能素养)的教育教学目标;科学分类了“三种技能”专业类型(技术型、艺术型、服务型)。创新教育教学载体,实施“三支队伍”建设(管理人员队伍、校本“双师型”教师队伍、社会专业技能教师队伍)。实行精细化管理,准军事化管理育人模式,强势推行普通话,开足开好沟通课、礼仪课,推行素能进课堂,全力打造艺术团。大胆开展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办学方式,在探索学校发展与创新管理中锤炼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灵魂,实现了“四个突破”。
德江县民族幼儿师范职业技术学院位于:贵州省德江县青龙镇芳林村
注:以上排名不分先后,邦博尔小编整理的贵州幼师师范学校排名榜(最新)数据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