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办汉语言文学学校排名榜1: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
四川师范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是四川省举办本科师范教育最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学校位于四川省省会——成都市,现有狮子山校区、成龙校区、东校区、广汉科教园区四个校区。
四川师大成龙校区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成龙大道(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约2000余亩。距本部狮子山校区南大门8公里左右,距东校区4公里左右。成龙校区南面为成龙大道,东面以车城大道为界,西侧紧邻龙城大道,北部与首创万卷山、龙城一号等小区和驿都大道相邻,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是目前该校学科专业分布最多、功能最齐全的新校区。
成龙校区规划总建筑面积近48万平方米,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2006年3月动工,2007年8月竣工,可容纳在校本科生10000人左右。
二期工程建筑面积23.6万平方米,于2008年启动,2010年完成,可容纳在校本科生近24000人。三期工程在2010年以后,根据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进程和实际需要实施,并结合狮子山校区的调整改造,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成龙校区功能。
“十二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300余项。其中,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含重大、重点项目)项目216项;省部级项目380余项。
实际到校科研经费1.52亿元,高级别论文发表数量739篇,授权发明专利67项,实施科研成果转化项目500余项。2017年,学校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数居全国高校59位、国家艺术基金立项数居全国高校11位、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立项居全国高校5位。
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成龙大道二段1819号
四川公办汉语言文学学校排名榜2:四川师范大学东校区
四川师范大学东校区原为川师三大校区之一,2000年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需要,四川师范大学在距离狮子山校区(校本部)约3公里的龙泉驿区大面街道洪河片区兴建川师大东校区,并于2003年9月5日正式投入使用。随着学校对校区以及学院分布的调整规划,东校已经完成对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和成都文理学院的资产过户。
师大东校区占地面积843.38亩,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拥有良好的教学设施,绿化面积达到65%。四川师范大学东校区有6个教学单位:基础部、信息技术学院、外事学院、视觉艺术学院、现代艺术学院、服装学院(现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成都文理学院、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服装学院)。截止2007年10月,东校区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25000余人。
学校是“国务院民族团结先进集体”,长期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尤其是教育事业发展,设有四川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四川省高校干部培训中心、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四川省分中心、四川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四川省教育厅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四川省教师继续教育四川师范大学培训中心、四川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等省级培训及研究机构。
长期对口帮扶甘孜州理塘县、凉山州普格县、广元市苍溪县、广安市武胜县等贫困县,2017年,学校牵头成立C3教育精准扶贫联盟,先后在南充市仪陇县、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广元市苍溪县、达州市达川区建立“新农村建设学院”,助力精准脱贫。
学校是四川省高校对外交流中心之一和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资格和接收澳门地区保送生的高等院校,已与25个国家和地区的110所院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关系,培养各类层次的境外留学生,并开展各类层次、不同国别的中外联合培养项目。
在韩国延世大学、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合作建立了2所孔子学院,与巴基斯坦佩德罗中学共建孔子学堂。建有日本研究中心、韩国研究中心、中俄文化交流中心、中法文化交流中心,与韩国延世大学合办“成都世宗学堂”。
四川师范大学东校区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洪河中路351号
四川公办汉语言文学学校排名榜3: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
四川师范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是四川省举办本科师范教育最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为该校本部,学校初址位于四川省省会——成都市沙河之畔,风景秀丽、浓郁文化氛围的狮子山,比邻四川省邮电职业学院,著名作家李劼人故居,现有三个地理位置相近的校区:狮子山校区,成龙校区(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成龙大道,四川省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校区(美术学院,服装学院)以及不在上述校区的电影电视学院(成都市金牛区华严路89号),校区总面积3400余亩,所属地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学校类型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师范类重点大学。
截至2016年4月,学校辖26个学院,开办85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农学等十一个学科门类。
建校以来,学校先后涌现出了以著名墨学家伍非百、我国社会学和民俗学的创始人之一李安宅、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刘绍禹、楚辞学专家汤炳正、文献学专家屈守元、训诂学专家刘君惠、凝聚态物理学专家赵敏光、拓扑学专家刘旺金、非线性分析专家丁协平为代表的一批知名专家。
学校教师先后获评“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1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等共17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5人,“四川省千人计划”4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94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2人,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四川省师德标兵等共14人;建设有国家级本科教学团队1个,省级本科教学团队7个,四川省高水平社科研究团队2个。
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
四川公办汉语言文学学校排名榜4:西南财经师范大学柳林校区
西南财经大学下设师范院系(简称“西南财经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地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有光华、柳林两校区,总占地2300余亩。光华铁树穿越年轮时光感受历史缅怀先贤,巍巍钟楼傲然屹立感受青春与未来对话,这里古今融通、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实乃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着力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学科生态体系,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金融学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
学校设有26个学院(中心、部)等教学单位,33个本科专业,108个硕士学位培养专业(含18个硕士专业学位),57个博士学位培养专业;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拥有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和统计学4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博士后流动站。
西南财经师范大学柳林校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555号
四川公办汉语言文学学校排名榜5:西南民族师范大学武侯校区
西南民族大学下设师范院系(简称“西南民族师范大学”)砥砺奋进,岁月流金。西南民族大学座落于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染青城峨眉之灵秀,汲工部武侯之神韵,是民族高等教育镶嵌在祖国大西南的一颗明珠。
学校汇聚了一批又一批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的优秀教师,有51人先后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和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37人先后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5人先后为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8人先后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9人为国家民委领军人才,2人分别为四川省“千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8人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7人为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83人先后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为四川省教学名师,2人为国家民委首届教学名师,1人为国家民委首届青年教学标兵,35人为学校教学名师。
西南民族师范大学武侯校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四段16号
四川公办汉语言文学学校排名榜6:西南财经师范大学光华校区
西南财经大学下设师范院系(简称“西南财经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地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有光华、柳林两校区,总占地2300余亩。光华铁树穿越年轮时光感受历史缅怀先贤,巍巍钟楼傲然屹立感受青春与未来对话,这里古今融通、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实乃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坚持依法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努力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师范大学光华校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55号
四川公办汉语言文学学校排名榜7:阆中师范学校
四川省阆中师范学校创办于1956年,占地面积330余亩,系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在五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阆师人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学校曾五次获得国家级表彰奖励,成为全国百所中师名校之一;首批通过国家教委领导组织的中师标准化建设评估检查,总评为达标优秀;多次被四川省教厅表彰为“校风示范校”、“四川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1985年以来至今保持四川省“文明单位”的称号;全面通过国家教育部小教大专办学水平评估,是全省仅存的九所中等师范学校中规模最大、在校学生人数最多的中师校。
在全国师范学校改革调整中,学校以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提出了“立足师范教育,多元和合办学,创办大专院校”的思路,使学校不断凸显办学优势,赢得了跨越式发展。2000年,阆师校开始招收五年制小教大专;2002年成立了西华师范大学阆中初等教育学院;2006年,阆师校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小教大专办学水平评估;2008年,引进了成都七中远程直播教学资源,整合了阆中初中优质教育资源的保宁中学,并成立了阆中师范少年军校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而今的阆师校由以前单一的师范板块发展成师范、职教、成教培训、中学教育四位一体的综合性办学格局。“十年沧桑砥砺,一朝春花秋实”。2009年学校先后获“全国职业教育管理创新学校”、“全国德育管理先进学校”和“国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实验学校”三项殊荣。南充和阆中市委、市府的“十二五”规划明确把阆中师范学校创办为大专院校。为此,学校多渠道自筹资金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新征土地60亩,先后建成电教大楼、教学综合楼、艺术楼、培训大楼、学生运动场及学生公寓、生活中心等,配置了计算机网络教室、心理实验室、电子阅览室、演播室、微格教室等,建成了校园闭路电视系统、远程教育系统、宽带网络系统、校园公共网络系统和地面卫星接收系统等“五大”现代信息技术系统。从而基本具备了创办大专院校的“教学硬实力”。
一流的学校离不开一流的师资队伍。学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大力实施“继续教育工程”、“名师工程”。学校多渠道选送不同学科的教师参加国家、省、地、市各级培训;开展师徒结对培养新教师;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集体备课、评课活动;设立电子备课室供老师们提高教学技能,加强相互学习研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特邀专家、学者到校授课、开讲座,提升我校教师教育新理念。学校现有教职工500余人,其中高级讲师125人,讲师170人,并先后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四川省特级教师6人,有2人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8人次在全国竞教中获一、二、三等奖,85人次获省、片区、南充市一、二、三等奖,有18人担任全国、省、市各学科教研组长或学科带头人,50余人次被评为全国、省、市先进教师。学校先后出版专著和参编著作30余部,承担了省、市和国家级科研课题,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推广价值的教研成果受到省内外同行的关注。1996年完成省级科研课题《中师改革与发展》,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年完成南充市科研课题《成功学习策略》,被评为南充市校本课程开发二等奖;2005年,学校承担的省教科所“十五”重点课题《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被南充市人民政府评为第二届普教教学成果三等奖;2009年,南充市普教科研课题《艺体特色高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验研究》又通过了结题,并获南充市普教成果二等奖、阆中市校本课程成果一等奖;2010年学校申报的《中职生心灵成长导航》被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中国教育学会评为2010年全国优质教育成果(著作)一等奖。目前,学校有三项国家级科研课题正全面展开。学校现已打造出一支业务能力强、结构合理、学科配套的集教、研、管为一体的师资梯队,从而具备了创办大专院校的“教学软实力”。
“辛勤育桃李,繁花秀巴山”。在五十年的办学中,阆师一贯以“治校严谨,质量优异”而著称。学校以培养青年学生综合素质为教育教学的中心,在工作中以教学为主干,提高未来之师的教学技能;以多彩的社团为辅助,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才干;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煅造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增强学生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公关意识,从而造就“品德高尚、求实勤奋、开拓进取”的新一代师表。阆师的毕业生因其广闻博知、敬业爱岗,乐教会教而走俏社会,不仅成为服务区内基础教育的优秀人才,并涌现出廖学琼、何守章、王扶成、邓丽君、纪红等32位全国劳模、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个人,353位省、市、县优秀教师,为川北10余个县(市、区)的基础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还成为成都、攀枝花、绵阳、重庆、广州等各类小学、幼儿园所青睐的教育人才。
而今的阆师校已由以前单一的师范教育发展为以师范教育为依托,以职业教育为突破口,以成教培训为基础,以中学教育为后盾的多元化办学格局,综合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学校现开设有五年制初等教育(文科、理科、英语)、学前教育两个大专专业,三年制普师、幼师、艺体、英语、计算机、数控、机电、平面设计、应用电子技术、模具制造、旅游与酒店管理、农业机械化等中专专业,高初中以及各类技能培训、本专科学历函授,在校学生7000余人。成为全省仅存的九所中等师范学校中规模最大、在校学生人数最多的学校,被南充市教育局评为优秀学校,发展势头良好,受到省教厅和省发改委的充分肯定。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阆师校全体师生将继承并弘扬“从严治校、严谨治学、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优良传统,坚持“改革活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质量立校”的治校策略,力践“厚基础、高素质、有特长、宽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让阆师这所巴蜀名校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辉。
阆中师范学校位于:阆中市张飞北路12号
四川公办汉语言文学学校排名榜8:四川大学师范学院望江校区
四川大学下设师范院系(简称“四川大学师范学院”)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56.3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四川大学承文翁之教,聚群贤英才。百余年来,学校先后汇聚了历史学家顾颉刚、文学家李劼人、美学家朱光潜、物理学家吴大猷、植物学家方文培、卫生学家陈志潜、数学家柯召等大师。历史上,吴玉章、张澜曾执掌校务,共和国开国元勋朱德、共和国主席杨尚昆、文坛巨匠郭沫若、人民作家巴金、一代英烈江竹筠(江姐)等曾在川大求学。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64位是川大校友;2001年评选的近代50位“四川文化名人”中,有36人是川大校友。
四川大学师范学院望江校区位于:武侯区一环路南一段24号
注:以上排名不分先后,邦博尔小编整理的四川公办汉语言文学学校排名榜(最新)数据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