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公办汉语言文学学校有哪些?湖北公办汉语言文学学校有:华中师范大学、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师范大学首义校区、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武汉理工师范大学余家头校区、长江大学师范学院武汉校区、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等汉语言文学学校。
一、湖北公办汉语言文学学校名单一览表
序号 | 汉语言文学学校名称 | 汉语言文学学校性质 |
1 | 华中师范大学 | 公办院校 |
2 |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 公办院校 |
3 | 中南财经政法师范大学首义校区 | 公办院校 |
4 |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 公办院校 |
5 | 武汉理工师范大学余家头校区 | 公办院校 |
6 | 长江大学师范学院武汉校区 | 公办院校 |
7 |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 | 公办院校 |
1、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简介
华中师范大学(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师范类、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是“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是武汉七校联合办学成员,国家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高校,是国家培养中、高等学校师资和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校坐落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是一所渊源流长的高等学府,其部分科系最早可以追溯至1871年美国圣公会在武汉昙华林创办文华书院;历经华中大学、华中高等师范学校、华中师范学院等多个历史阶段,于1985年正式定名为华中师范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华中师范大学学术研究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学校2011、2012年获国家和教育部重大攻关(招标)项目17项,全国高校排名第五,其中章开沅先生领衔的《荆楚全书》编纂项目,被称为湖北的“四库全书”,是独具荆楚特色的文化地标;近三届获得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奖共52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21项,排名连续三届位于全国高校前10位;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连续五届在湖北高校排名第二。自然科学研究方面,学校主持编制《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领跑教育信息化领域;主持或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973计划课题、863计划课题20余项;获国家创新群体支持1项;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5项;2012年理科获得各类科研项目230余项,获发明专利授权44项,发表SCIE、EI、ISTP三大检索论文600余篇。
截至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文化部“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中国农村综合改革创新研究中心”等部委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个,湖北省级重点研究基地8个。
华中师范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建有两座图书馆,馆藏面积39689平方米,藏书290余万册;馆藏古籍图书9105种,111779册,其中有善本书455种、3511册,含明版105种、1777册。所藏(明)何楷撰《古周易订诂》、(清)浦龙渊《周易辨》二十四首四卷为全国孤本。2010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为图书馆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平台。
截至2014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有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2个,中国语言文学和物理学等13个专业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有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8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截止2014年6月,学校有教职工3800余人,专任教师1800余人[8] ,其中教授、副教授1000余人,博士生导师近300人,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教学名师”、专兼职院士等20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华中师范大学是国家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有权自行评审和授予教授、副教授职称和博士生导师资格。
华中师范大学合作交流
截至2014年,学校已经与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法国、新西兰、澳大利亚、韩国、越南等70多个国家的10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学校还建有专门的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负责招收和培养各种层次的留学生,推进国际汉语教育。
华中师范大学在中国部属师范院校中最先提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与服务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项目,并得到教育部支持。华中师范大学已在中国11个省市区签约共建29个实验区,最北达北京市,最南达海南岛,最东到齐鲁大地,最西到云贵高原。崇阳县建成了中国第一个部属师大与地方政府共建的教师教育区域性数字化学习港,各项合作业务也将逐步推广到各实验区。
2、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概述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是2004年4月,经湖北省教育厅同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由长江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位于长江大学古朴、典雅的城中校区(原荆州师范学院),交通便利,设施齐备,条件优越,自成体系。这里曾是东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马融“设帐讲学”之地,也曾是明朝一代名相张居正求学之所。校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有古典建筑风格的综合楼,雄伟瑰丽的图书馆,宽敞明亮的学生公寓,碧绿的泮池水,幽静的林荫道,还有历史文化长期积淀所形成的一种特有的人文气氛。古往今来,这里一直是治教求学,孕育人才的理想之所。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设置专业,为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培养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学院现设有经济与贸易系、人文与传媒系、外国语系、机电与信息工程系、医药与护理系、工商管理系、建筑与设计系及基础课部等8个教学单位,共开办35个本科专业、17个专科专业,涉及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9个学科门类。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校园特色
2010年4月1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成立“10·24”英雄班,该院命名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5091班、5092班为何东旭班,广播电视新闻学专科5091班为方招班。
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15名大学生在长江荆江段沙市宝塔湾结成“人链”,奋力营救2名落水少年,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3名大学生英勇献身。这15名大学生中,有13名是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大一新生。
大学生的英雄壮举感动了全中国,英雄事迹报告团先后到人民大会堂和全国各地巡回报告,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被授予2009年“感动中国”特别奖,全国各地一次又一次掀起学习“10·24”英雄集体高潮。
为了长久、持续的学习英雄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广大学生爱祖国、爱人民,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决定充分利用好英雄集体这一优质教育资源。
英雄班成立仪式上,该院院长沈光明教授提出希望说,广大学生应该时刻以英雄集体为榜样,志存高远、全面发展,严格要求自己,成长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师资力量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设置专业,为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培养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学院现设有经济与贸易系、人文与传媒系、外国语系、机电与信息工程系、医药与护理系、工商管理系、建筑与设计系及基础课部等8个教学单位,共开办35个本科专业、17个专科专业,涉及文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有一支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他们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己任,积极进取,大胆探索,遵循规律,严格管理,力求用新机制、新模式为独立学院的发展趟出一条新路子。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办学理念
学院以“以人为本、学生至上”为办学理念,以“创特色,创品牌,求质量,求发展”为发展战略,以“4+X”(4代表毕业证、学位证、计算机证和英语等级证,X代表某种或几种职业资格证)为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创新。在教学活动中,大胆实施“两分三强化”(即分层教学、分流培养,强化英语、计算机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改方案;在育人过程中,坚持“两严三着眼”(即严格、严密管理,着眼学生个性发展、综合能力培养和良好习惯养成)的管理方式;在人才培养上,以“两用三适应”(即培养适应社会、适应竞争、适应发展的实用性、应用型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