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师范学校有哪些?铜仁师范学校有:贵州省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德江县民族幼儿师范职业技术学院等师范学校。
一、铜仁师范学校名单一览表
序号 | 师范学校名称 | 师范学校地址 |
1 | 贵州省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贵州铜仁市川硐教育园区 |
2 | 德江县民族幼儿师范职业技术学院 | 贵州省德江县青龙镇芳林村 |
1、贵州省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介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位于贵州省东北部著名旅游胜地——"中国西部名城"铜仁市。前身系思南师范学校,创建于1919年,有着100余年的悠久办学历史、是省重点师范学校,在贵州省学前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地位。2012年12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升格为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12年8月,学校抓住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机遇,从思南县城整体搬迁至铜仁市教育园区;同年12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升格组建为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了凤凰涅槃。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办学历史
1919年思南师范讲习所创建
1926年思南师范讲习所更名为思南县立简易师范学堂
1929年思南县立简易师范学堂更名为思南男师传习所
1930年思南男师传习所更名为思南女子师范讲习所
1940年思南女子师范讲习所更名为思南简易师范科
1941年思南简易师范科更名为思南国民师资训练班
1950年思南国民师资训练班停办
1958年思南初级师范学校复校
1965年思南初级师范学校更名为思南半农半读初级师范学校[2]
2009年,原铜仁地委、行署决定将思南师范整体搬迁到铜仁。
2012年2000多名思南师范师生搬迁到铜仁
从思南师范讲习所到贵州省思南师范学校,思南师范从1919年诞生迄今,已五迁校址,九易校名。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雄厚,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现有教职工389人,其中,高中级职称人员占专任教师队伍的56%,硕士学位以上专任教师占46%。设有学前教育、初等教育、艺术与体育教育、外语与旅游、继续教育五个系十个专业,其中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为品牌专业,艺术与体育教育为特色专业,面向贵州、重庆、湖南、湖北、四川、广西等省招生,现有大专、中职在校学生9100余人。
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完善。规划占地面积1000亩,拥有教学楼、艺术楼、图书馆、田径场、篮球场、学生公寓等各类设施。如今,校园内楼房错落,芳草如茵;花榭亭台,交相辉映,已打造为黔东及武陵山片区学前教育及初等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建设
目前在研的国家级课题1项,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规划课题2项,省级课题若干项。教师参与编写国家、省级教材教参166种,出版专著7本,参与国家及省级论文征集比赛获奖50人次,中青年教师在国家级刊物上编著达10万字以上,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作品1200余篇.[4]
该校与苏州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在内的3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协议,并与铜仁市各大型幼儿园组建了“幼教共同体(集团)”,与凤岗、松桃、思南、碧江、沿河县中职校等学校建立了“2+3”联合办学机制。[
2、德江县民族幼儿师范职业技术学院
德江县民族幼儿师范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德江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下设幼儿师范系(简称“德江县幼儿师范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84年,位于德江县青龙镇芳林村,其前身是德江县农业中学,1987年更名为德江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2000年与德江县民族中学联合办学更名为德江县职业中学,2010年与德江县民族中学剥离单独办学,按照上级要求更名为德江县中等职业学校。2011年,德江县委政府组织专家对职校进行调研,出台了《德江县关于实现职业教育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意见》等文件,打造一流现代化职业教育中心,投资2.6亿元修建新校区。现学校占地330亩,可容纳6000人。有教职工194人,其中,双师型教师66人。
德江县民族幼儿师范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理念
学校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宗旨、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构建了“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助推地方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办学思想;围绕“以文化建设为基础、专业建设为核心、素能建设为重点”的办学思路;提炼了“尊重学生,以生为本,全面培养学生的就业本领和发展本领”的教育教学理念。
德江县民族幼儿师范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模式
学校探索出了“研究学生、研究学校、研究市场、研究社会”的根本方法;定位了倾力打造学生“三个品质素养”(道德品质素养,行为能力素养、专业技能素养)的教育教学目标;科学分类了“三种技能”专业类型(技术型、艺术型、服务型)。创新教育教学载体,实施“三支队伍”建设(管理人员队伍、校本“双师型”教师队伍、社会专业技能教师队伍)。实行精细化管理,准军事化管理育人模式,强势推行普通话,开足开好沟通课、礼仪课,推行素能进课堂,全力打造艺术团。大胆开展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办学方式,在探索学校发展与创新管理中锤炼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灵魂,实现了“四个突破”。